据WPB报道,哈萨克斯坦因应季节性建筑需求明显下降,已将10月份道路沥青生产计划较上月下调约五分之一。新的产量计划为11.3万吨,低于9月份的13.63万吨。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变化属季节性规律:从夏季施工高峰期转向施工活动逐渐减弱的秋冬季,公路养护与铺设需求自然下降。
行业消息显示,9月份,哈萨克斯坦前三大沥青生产商——Caspi Bitum公司、巴甫洛达尔炼油厂(Pavlodar Oil Refinery)和Qazaq Bitum公司——合计生产约11.8041万吨道路级沥青。尽管维持了稳定生产,但总产量仍未达到能源部的月度目标。
例如,Caspi Bitum未能完成其6万吨的目标,差额约4.5万吨;巴甫洛达尔炼油厂少产约800吨;Qazaq Bitum少产约2500吨。这些小幅下降反映了供应链问题以及道路施工季末期典型的需求回落。
交易商称,尽管国内市场基本平稳恢复,但10月份沥青价格略显疲软。巴甫洛达尔产沥青批发价(含增值税,出厂价)从9月底的每吨17.5万–25万坚戈,降至17.5万–24万坚戈。Caspi Bitum报价维持每吨16.5万坚戈不变,而Qazaq Bitum则继续以平均每吨26.5万坚戈出售产品。
根据能源部最新交易计划,Caspi Bitum在哈萨克斯坦商品电子交易所的10月计划销售量从9月的1.8万吨削减至1.2万吨。然而,里海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该公司上月仍售出1.4365万吨,略超修订目标,反映出尽管施工活动减少,但商业需求仍具韧性。
与此同时,俄罗斯进口仍占哈萨克市场主要份额。尽管国内总体消费下降,但来自俄罗斯的沥青供应仍在持续,且10月份进口成本上涨约20美元/吨,达到不含本地税的300–320美元/吨。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于物流成本上升以及区域内本地供应紧张。
据国家公路公司KazAvtoDor数据,2025年1月至8月,全国及市政道路建设与翻新共消耗约66.43万吨沥青,其中约15.5万吨为进口沥青——这表明在国内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仍需依赖外部供应。
进入10月,各主要本地工厂根据季节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计划。Caspi Bitum产能将降至约4万吨,比9月目标减少35%;巴甫洛达尔炼油厂计划产量为4.7万吨,较上月目标下调10%;Qazaq Bitum则维持2.6万吨产量,略低于原计划。三者合计的10月计划产量为11.3万吨,明显低于9月计划(13.63万吨)及9月实际产量(11.8041万吨)。
哈萨克斯坦10月沥青生产调整体现了行业典型的季节性再平衡——在需求逐步减弱的冬季前控制供应。尽管国内产量收缩,但受益于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与稳定的俄罗斯进口供应,整体市场依旧平衡。分析人士预计,生产水平将在2026年初春气温回升、施工复工后恢复增长。
总体而言,哈萨克斯坦沥青行业展现出较强的运营灵活性与市场平衡能力,能根据气候与经济波动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同时确保公路建设市场的持续供应。
If the Canadian federal government enforces stringent regulations on emissions starting in 2030, the Canadian petroleum and gas industry could lose $ ...
Following the expiration of the general U.S. license for operations in Venezuela's petroleum industry, up to 50 license applications have been submit ...
Saudi Arabia is planning a multi-billion dollar sale of shares in the state-owned giant Aram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