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WPB 报道,截至 2025 年 10 月 22 日,全球沥青市场进入了新的脆弱阶段。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出建筑需求疲软、炼厂产量持续偏高以及原油经济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供应与消费之间的失衡仍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特征,对多个地区的基准价格形成持续压力。
市场结构与供需因素
沥青行业持续反映出全球基础设施支出放缓的态势,尤其是在亚洲、中东和欧洲。尽管采购活动低迷,新加坡、贾姆讷格尔(Jamnagar)和鹿特丹等主要炼化中心仍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这导致从富查伊拉到安特卫普的储罐库存不断累积,显示出结构性供给过剩的持续存在。
沥青作为原油真空蒸馏过程中的重质副产品,其市场表现与重油产品的炼化经济高度相关。随着炼厂更加重视高利润的轻质油和石化原料产出,重质残渣(如沥青)的产量对炼厂优化策略的敏感度进一步提高。这一战略转变正在重塑区域平衡并影响出口流向。
区域市场分析
•亚太地区: 印度、中国及韩国市场持续低迷。道路铺设与防水项目放缓,加上新公共基建合同的延迟,抑制了采购动能。中国东部港口的拥堵进一步增加了物流难度,压低了出厂价格。
•中东地区: 阿联酋、巴林及伊朗的出口导向型生产仍然活跃。由于生产商力求维持对非洲及南亚的出口量,价格竞争加剧。然而,受国际参考价下滑与运费上涨影响,利润空间逐渐收窄。
•欧洲: 南欧与东欧市场受高库存与低施工活动拖累。高库存与淡季需求疲软的双重作用,使以欧元计价的报价维持在数月低位。
•非洲与拉丁美洲: 各地区市场状况差异明显。肯尼亚、尼日利亚等非洲进口国的采购招标活动有限,而拉美地区(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的炼厂因政府维修工程计划而出现轻微的采购增长。
原油与炼厂利润的影响
沥青价格仍与原油市场保持紧密关联。近期原油基准价下跌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炼厂削减开工负荷导致供应出现地区性差异。成本下降与运营收缩之间的矛盾使价格在不同市场呈现出局部分化:亚洲折扣幅度更大,而欧洲则相对平稳。
市场展望
进入 2025 年第四季度,若基础需求未出现明显改善,全球沥青市场预计仍将承受下行压力。若印度、东南亚及北非的基础设施融资恢复,可能部分吸收过剩供应。相反,若炼厂继续偏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而减少残渣加工,供应收缩或将在 2026 年初推动价格趋稳。
结论
截至 2025 年 10 月下旬,全球沥青市场整体呈现需求疲弱与运营惯性并存的局面。尽管区域间存在差异,但总体氛围仍以谨慎为主。行业参与者应密切关注政府基建预算变动、炼厂利用率及原油价格稳定性,以提前判断市场走势。沥青板块的持续复苏,或将取决于政策支持的协同与全球建筑经济的再度活跃。
作者:Bitumenmag
关键词:沥青、石油、价格
If the Canadian federal government enforces stringent regulations on emissions starting in 2030, the Canadian petroleum and gas industry could lose $ ...
Following the expiration of the general U.S. license for operations in Venezuela's petroleum industry, up to 50 license applications have been submit ...
Saudi Arabia is planning a multi-billion dollar sale of shares in the state-owned giant Aramco.